衡水中学木秀于林,被拿来当典型讨论并以此探究教育问题本无可厚非。然而近来讨论出现了一边倒的状况,各种帽子被暴力地扣到衡中头上,让人哑口无言。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部分缘由是民意对目前教育弊病的反弹,素质教育的定义含糊不清,解决问题的心理极为迫切,暂时找不到明确办法和出路的状况下,大家的情绪容易倾向于简单的全盘西化和全盘否定。这种做法并不可以解决任何问题,全盘否定是脚痛砍脚,全盘照搬则是削足适履,一味地说西方怎么样怎么样,热衷描述空中楼阁并没实质意义。
衡初中生常见被指责为是没思想的考试机器、缺少创造力的高分低能儿、被洗脑的书呆子。
我觉得,高分低能这个词汇含有很大偏见。人无完人各有所长,在一个有序社会中人情交际能力未必有多要紧,基础教育更不是为了培养万金油。高分的背后除去入门知识,还有主动学习、逻辑思维、自制专注、好心态等原因。用“书呆子”这种说法嘲笑那些在学业上用心的孩子,只能误导大众。
创造力的主要构成是入门知识、好奇求知、发散思维、逻辑能力等,恰恰是学校的学业学习,才能对这类加以强化。学生阶段要打好常识基础,没知道何谈革新?在这个常识大爆炸的年代学习是一生的事情,求知精神才是非常重要的。革新思想和精神应该鼓励,但过分抬高它的地方,将它与入门知识与其他素质对立起来是不对的。大家社会的创造力貌似不足,其实是由于大家处在从落后到追赶的历史阶段。以为基础教育能解决所有问题,臆想爱因斯坦能批量生产,是一厢情愿的想当然。把社会问题归因到教育,貌似简单但路子不对,是药不对症。
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但应多方探究辨清真假,决不可以以模糊的轻松自由、喜好广泛、才艺双全等来将它简化,也不应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起来。温室成长固然轻松,艰苦磨砺更值得尊敬,衡中的教育精髓是积极向上、努力拼搏、艰苦奋斗的内在精神信念,这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思想品质,也是目前社会渐渐缺失的,应大力弘扬的正能量真素质。简单地否定目前规范,以没办法评判的“素质”来做标准改变高考考试,或许会让高招选拔有失公平。
健康快乐成长没错,但快乐也分层次有不同,散漫自由睡懒觉是一种快乐,充实自律早起晨练也同样是一种快乐。把素质教育和快乐成长讲解为自由和娱乐,批判约束管理就是泯灭人性,是典型的诡辩逻辑。学生本身处于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假如不加干预放松管理,比较容易染上各种不好的习惯,这已有无数的证明实例。在基础教育阶段,适合的引导和约束是必要的,也是不容置疑的。
衡水中学这所学校,多少也一定存在一些问题,它的路依旧漫长,还需积极探索不断改革革新,努力做更出色的教育。大家要察看教育中的各种现象,理性客观全方位考虑,多方讨论正确引导,让基础教育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