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在学 生年代都有寄宿的历程。有人感觉这是训练生活独立能力的要紧方法,能培养独立人格和独立考虑问题的习惯。但也有人感觉,年龄太小就寄宿会面临不少问题,比 如吃得不好、不会与同学相处等。那样,孩子多大开始住宿适合?怎么样提前帮孩子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针对这类问题,记者采访了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
寄宿太早易性格孤僻
在湖南、贵州等地,不少孩子由于上学要走非常远的山路,小小年龄就在学校寄宿。不少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够,却要自己洗衣服、换床单,很难照顾好自己,个别学校配餐营养跟不上,甚至每天早餐吃米线。
孩子是全家关注的焦点,日常处处受照顾,忽然被送到一个需要相对独立的环境中去学习生活,是父母和孩子要一同过的“坎儿”。
杨雄说,有些父母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或由于自己工作繁忙常常出差,就硬生生把孩子送去住宿学校。结果,孩子由于适应不了住宿学校规范化管理的 集体生活,变得性格孤僻,怕人,紧急的甚至患上抑郁症。出现问题了,父母才了解再去关心孩子,但这个时候,对孩子导致的身心伤害已成事实。除此之外,孩子正处于长 身体的时候,假如学校的餐饮营养跟不上,比较容易致使发育不好的。
“送孩子去寄宿,要尊重他个人的意愿,看他性格是否适合寄宿。假如孩子很排斥寄宿学校,就需要父母多做一些前期工作。”杨雄说,父母要多沟 通,掌握“心理按摩”,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要像朋友一样去交流,告诉他父母的苦衷,倾听他的想法,不要试图强迫他。孩子的自我意识有时总是比父母的 意愿更要紧。
最好等到高中再寄宿
愈加多的老师和父母也发现了寄宿学校军事化管理有哪些好处。统一的服饰、书包和学习用具,标准化的作息时间,培养了孩子好的生活习惯。不少父母也感觉到,孩子寄宿一段时间之后,独立性增强了,考虑问题愈加成熟,社会交往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有父母担忧,孩子到了寄宿学校会培养爱攀比的问题。但从我的实践经验看来,寄宿生反而比走读生更少攀比,由于平时用品都是在学校的统一管理之下,大伙基本都差不多,没什么可比的。”杨雄说,反而是走读生,天天从家穿的带的东西都不同,易形成攀比的习惯。
送孩子去寄宿学校,不代表就不需要再关心孩子了,而是要比以前关心更多。可以多与老师交流孩子的表现,随时关注动向,平常晚上和孩子打个电话,视频聊天。周末多伴随孩子出行,弥补平时的伴随缺失。
杨雄还建议,寄宿制学校要加大教师培训,注意校园的安全、卫生、光照、温度,全方位呵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平时可以多增加课外活动,帮孩子降低思念 家人的悲伤,尽快融入同龄人的环境,丰富业余生活。在父母和学校的一同努力下,寄宿制生活可以为孩子带来不少无形的“财富”。不过,杨雄强调,小学和初中 送去寄宿有点早,最好等到高中阶段。此时,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自我意识基本形成,可以进行独立性爱文化,也更容易适应新环境。
先做好离别教育
去寄宿学校念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件大事,父母切不可忽视前期筹备。“用大家的专业术语来讲,叫做离别教育。孩子从出 生开始,从未离开过 家人,但住宿却要孩子一下连续五天见不到家人,为了顺利度过这场离别,父母要提前练习。”杨雄说,父母可以提前多看看专业的教授离别教育的书本,学学常识 和办法。譬如,提前和孩子分房睡,坚持让他一个人的事情自己做,训练自主性。从心理上,可以让他多和同龄的孩子单独相处,多发现别的人身上的优点,为未来的 集体生活做筹备。
美国日本大学才住宿
多数日本学生从小学至高中都是按“就近入学”原则,在离家不远的公立、私立学校上学,不住宿。他们的住宿生活是从大学开始的。
虽然大学才住宿,但日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会让孩子从小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譬如学校有家政课教做饭,回到家妈妈会教洗衣做饭、打扫房间 等。日本的传统文化里,也有哥哥姐姐代管弟弟妹妹的义务。因此,不少孩子从小就开始做家务,最起码上小学后整理我们的物品是每一个孩子都拥有的能力。
日本大学宿舍一般是单人间和两人间。孩子长期在外,家人间难免会疏远隔阂。不少日本爸爸妈妈会在节假日给孩子邮寄一些土特产,周末也会打电话关心孩子,但不 会过多打扰。为预防离家一个人生活的孩子学坏,日本父母总是和大学教务处、孩子参加的团体(体育、艺术等兴趣喜好团体)维持频繁联络,基本上能学会孩子的学 习和生活情形。
与日本类似,大学也是不少美国青年住宿生活的开始。美国父母一般从小就训练孩子做家务,所以,孩子们独立性较强。除去照顾好我们的饮食起居, 美国孩子多数都要自己打工赚取生活费。有些人在学期内打一份工,到了暑假就打三份工,为父母减轻经济负担,也为尽快还清高利息的学生贷款。不过,不少美国 爸爸妈妈不再像以前那样在孩子十八岁后就放下不管,而是会拿出一部分存款帮孩子完成学业。
美国大学派对文化兴盛,特别大一新生喜欢在宿舍楼举办派对,来打造社交圈。不少爸爸妈妈担忧与之有关的性滥交、酒精、毒品问题影响孩子,但也只能通 过短信和电话与孩子交流。因此,父母在孩子择校前会做很多的调查,一些守旧的美国父母会送孩子去教会学校,以信仰约束孩子的言行。